屏蔽柜和屏蔽室在屏蔽效能、应用场景、结构设计、重量分布、散热效果、施工复杂度及成本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,具体分析如下:
屏蔽柜:
屏蔽效能:屏蔽柜主要用于对屏蔽效能要求较高但屏蔽面积较小、设备分散的场景。其屏蔽效能通常满足国家保密标准BMB19-2006 C级要求,在14kHz至1GHz频率范围内,屏蔽效能可达70dB至100dB。
应用场景:适用于政府机关、银行、证券、军队、科研等涉密等级需求较高的行业,用于保护计算机、网络服务器和通讯电子设备免受电磁干扰和信息泄漏。
屏蔽室:
屏蔽效能:屏蔽室则用于对屏蔽要求较高且屏蔽面积较大的场景,如电子设备测试、医疗科研等。其屏蔽效能更高,能够覆盖低频磁场(1Hz-100Hz)至高频微波(10GHz)频段,衰减值可达≥100dB。
应用场景:保护涉密数据处理设备免受电磁窃听或干扰,为电磁兼容性测试提供无干扰环境,防止雷达微波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。
屏蔽柜:
结构特点:屏蔽柜体积小、安装布置方便,可以灵活运用。它通常包括屏蔽壳体、屏蔽门、电源滤波器等组件,机柜的六个面都是密闭的壳体,只有通过风波导窗进行通风。
重量分布:屏蔽柜的重量集中在机柜面积内,单位面积内重量较大,约为145KG/平方米。
屏蔽室:
结构特点:屏蔽室采用六面体全封闭设计,主体材料为冷轧钢板(厚度通常≥2mm),通过模块化拼接工艺确保电磁密封性。它配备了防电磁泄漏屏蔽门、通风波导窗及防火观察窗等组件。
重量分布:屏蔽室的重量平均分散在整个楼面上,单位面积内重量相对较轻,约为100KG/平方米。
屏蔽柜:
散热效果:由于屏蔽柜采用密闭设计,波导窗风阻较大,精密空调的风量大大降低,散热效果相对较差。因此,一般37U的机柜内只能放置3-4台设备,设备过多容易造成过热或损坏。
设备容量:受限于散热效果,屏蔽柜的设备容量相对较小。
屏蔽室:
散热效果:屏蔽室整个壳体实施了屏蔽后,机房内部的机柜可以采用普通机柜,能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,保证设备的稳定性。
设备容量:由于散热效果良好,屏蔽室可以容纳更多的设备,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测试的需求。
屏蔽柜:
施工复杂度:屏蔽柜可以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定做,机柜大部分都是成型的结构,因此生产、施工相对简单,工期大约两个月。
成本:相对于屏蔽室而言,屏蔽柜的成本较低,更适合对成本敏感的场景。
屏蔽室:
施工复杂度:屏蔽室需要在机房建设之初进行实施,要给消防、弱电、强电、UPS、环境监控、空调留出相应的接口,因此施工相对较复杂,工期大约需要三个月。
成本:屏蔽室的体积和造价都会高于屏蔽机柜,对于更高阶的实验和需求则使用电磁屏蔽室,数据结果会更精确。
17733721200
微信